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之窗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公告公示 
公告公示 更多>>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课程标准>>正文

【2021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9日

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代码:79207

适用专业:全校学生(公共基础课)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或二学期, 或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24

学分:1.5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面向本校所有专业高职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重技能轻人文,以致于不少学生对传统的记忆日渐淡漠,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正是为培育我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创造而设置。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育资源、教育环节,与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贯穿育人全过程,使在校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从而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和操作性教学特点,以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和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目标,内容上,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教学上,既将华夏文化的精彩部分呈现给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坚实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优良的传统美德。本课程在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学习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培育,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力求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选择起到积极指引作用。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思维方式,形成正确方法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有助于学生更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

(一)认知目标

1、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根源、基本特征和主体精神,要求学生能比较准确地叙述和揭示传统文化特征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领悟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

3、系统认识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经验智慧,更加重视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联系现实,深入思考,把学习的归宿点落实到开掘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上,在生活中体会文化,在实践中延伸文化;初步认可并具备求同存异、推己及人的处世方法;俭约自守、天道酬勤的生活理念;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审美情趣。

2、学于内而形于外,让学生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能把内在的文化素养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具有思维发散的能力,能用哲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认可并具备独立思考、理性思维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及文字表达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敬畏之情,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2、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自信心和事业心。

3、具有积极持续的学习力,培养的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及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执行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自主创新的专业素质。

(四)课程思政目标

1、坚持立德树人,在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内化为自我德性和素养,注重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2、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而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帮助学生在社会价值创造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教学模块

参考学时

1

绪论:中国古代精神与价值系统

2

2

立德篇:礼法共治、正心诚意

4

3

启智篇:仓颉造字、格物致知

4

4

健体篇:休养生息、生生为仁

4

5

审美篇:诗画山水、无用之用

4

6

勤劳篇:节令物候、勤修力行

4

7

地域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2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情境1

“文化学者”:绪论(中国古代精神与价值系统)

学时 2

学习目标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能够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能够区分中西方文化异同;能够深入理解当下社会文化冲突现象,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处理;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客观辩证的看法,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领悟上古神话传说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精神内涵,形成强烈的热爱敬畏之情。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时代价值,产生高度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4.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以上古神话传说为载体,利用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价值取向,帮助学生从文化形成的源头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支持视频播放、图片展示、古典音乐播放等功能

1.已建立起文化的概念

2.了解文化分层说

3.PPT制作

1.有上古神话传说知识储备;

2.良好的口语表达和把控课程的能力;

3.思路敏捷,反应快;

4.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能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习情境2

“立德篇”:礼法共治、正心诚意

学时4

学习目标

了解儒家、法家的基本关系;理解礼法合治的具体表现,以及其背后隐含的礼法精神;能够以儒家仁爱思想照应当下社会建设,并深刻领悟正心诚意、仁爱守信的人际关系准则,重新思考家国情怀背景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对中国传统人生观形成客观辩证的看法,明晰传统人生观的现代价值。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认识儒墨道法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推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儒家与法家影响关系

3.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核心思想

以儒家、法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流派为载体,利用任务驱动法、小组竞答法、问题导向法等教学方法,探寻古代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价值,引导学生在当下社会案例中重新认识、理解传统哲学思想。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支持视频播放、图片展示、古典音乐播放等功能

1.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

2.初浅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1.有较广的社会科学知识

2.系统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知识

3.熟知中国古代宗教佛、道

4.熟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学习情境3

“启智篇”:仓颉造字、格物致知

学时4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认识汉字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及其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文化发展传承的影响。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及特有的教育思想,理解传统教育对开启民智、塑造社会、传承文化的重大意义。认识古代主要发明成就,了解古代科技发展与现代科技发展、中国科技发展与西方科技发展的异同。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认识到汉字对中国历史大一统格局形成的重大作用;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中汉字拉丁化争议,做到对待文化传统既不妄自尊大,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中国语言文字

2.中国古代教育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利用问题导向法、主题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汉语汉字的主要特征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分小组讨论古代教育理念的优劣,开展一场辩论赛。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或报告厅、会堂;

1.基本汉字语言常识

2.科举制等传统教育的常识

3.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论能力

1.有足够的国学知识储备

2.表达流畅,反应敏捷

3.有语言文字或教育管理专门知识

4.能对小组学习活动恰当组织

学习情境4

“健体篇”:休养生息、生生为仁

学时4

学习目标

掌握古代饮食、生产等社会经济与古代传统伦理社会内核的深层关系;认识古代饮食、服饰、节庆等中国传统民俗内容;掌握生生为仁思想的核心内涵与现代意义。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自觉践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 古代饮食等民俗文化

2. 生生为仁思想的核心内涵与现代意义

利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对比法、问题导向法,选取典型文本片段,帮助学生认识古代人民在饮食方面的习俗;用古代饮食传统帮助学生理解生生为仁思想的内在核心;增强学生对于古代典籍以及民俗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或报告厅、会堂;

1.对古代社会习俗有一定了解

2.对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1.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诵读能力

2.组织与协调能力与课堂的把控能力

学习情境5

“审美篇”:诗画山水、无用之用

学时4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具有初步的浏览史籍的习惯和能力。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增进学生对国家的情怀和对亲友的深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唐诗、宋词等古代典型文学成就

2.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理念

采用朗诵法、主题讨论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传统诗歌;结合自媒体平台,理解宋代词学高峰出现的内在原因;体会诗词的主要魅力;了解元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体会元曲的“世俗”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对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的热爱之情。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支持视频播放、图片展示、古典音乐播放等功能

1.有古代文学作品的储备

2.常用古汉语知识

3.对古代各朝代有基本了解

1.有良好的古汉语和文学功底

2.口语流畅,文思敏捷

3.能对名家作品给予恰当、准确的点评

学习情境6

“勤劳篇”:节令物候、勤修力行

学时4

学习目标

理解本民族节令物候等方面蕴含的人文精神,了解古代农耕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了解中国农耕文化中勤修力行的核心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重视耕读文化的思想特色,深刻领会中国古代人民良好的劳动素养。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对比中华农耕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特点,认识到不同文明的优劣势,了解世界文明之间应实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中国文化根植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及社会政治结构

2.中华农耕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传统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利用问题导向法、主题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中华农耕文明对中国人精神世界锻造及对中国社会结构凝练的重要意义;分小组讨论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优劣,开展一场辩论赛。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

模拟辩论赛场

1.中国古代农耕文化背景

2.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论能力

1.有足够的国学知识储备

2.表达流畅,反应敏捷

3.有语言文字或教育管理专门知识

4.能对小组学习活动恰当组织

学习情境7

“地域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学时2

学习目标

了解经典,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修养,创新思维模式。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加强对家乡地域文化的认知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1.经典诵读

2.地域文化

用竞赛方式,朗诵、诗文解读等多元化方式,普及中华经典诗文;邀请当地博物院工作人员、志愿者展示、讲解当地特色文化。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或报告厅、会堂;

1系统的中华经典诗文;

2.了解、掌握地域民俗文化

1.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诵读能力

2.组织与协调能力与会场的把控能力

五、实施建议

(一)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新编中国传统文化》(张芹玲主编)

(二)教学组织与设计

课程内容采用“三设三体”体验式教学模式,即“设置场景,感官体验;设置问题,思维体验;设置项目,践行体验”,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演;学生副导,教师配合的教学关系,真正贯彻“体验式”教学中的“体”的“亲历、践行”和“验”的“证实、检验”之意。选取中国古代优秀教育方法,结合当代信息化技术,明确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教学原则,设计“通力合作”、“温故知新”、“不启不发”、“如切如磋”、“叩疑解惑”、“举一反三”、“要言不繁”、“课后拓展”等八大教学环节。课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选用与专业技能息息相关的实践操作任务,主动衔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专业技能操作中的巨大潜在价值。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组之间就课前任务进行汇报交流,并相互评价。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初步提出研讨问题,教师以典型案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获得积极正面的学习体验后,学生在具备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分析典型案例,逐步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师生提出深层次问题并分析解决。课堂总结后,学生基本具备较强的经典文本阅读兴趣,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后任务,并且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与创作动力,从而真正提升文化自信心。

(三)课程考核与评价

1、观其所由:实践性评价(30%)

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载体,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考察学生实践任务成果,设置具体课堂场景,考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途径,以问题启发学生深层思考,考察学生完成任务的初心。同时,结合学生日常文明素养进行多方面评价。

2、察其所安:形成性评价(40%)

在学生展示实践成果的过程中,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在问答过程中评价学生实践任务的完成方法、途径是否科学合理,如是否完成意义的建构、是否能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一个有效路径等等。另外,综合考核学生的出勤率、日常文明素养等方面。

3、视其所以:终结性评价(30%)

平台搜集学生的课后拓展阅读反馈以及对本门课程的心得体会,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以及学生本人的努力方向等。

(四)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1、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利用现有条件,开发满足需要的教学软件,包括教学课件、相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电子资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影音资料等。

2、完善超星学习通教学资源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利用周边实践基地,如良渚博物院、运河文化博物馆等资源,邀请有关专家指导、讲座等,指导学生实践。

(五)参考资料

1、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中国传统文化通览·英汉版》,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程勇:《早期儒家文论话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5、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王炯华:《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8、林永放:《学校没教过的孔子智慧》,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9、南怀瑾:《禅海蠡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许地山:《道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袁行霈,陈进玉主编,吴光本卷主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浙江卷》,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12、段治文主编:《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

13、王嘉良主编:《浙江文学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上一条:【2021版】《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下一条:【2021版】《大学英语》(112课时)课程标准

关闭

学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古墩路1516号 邮编:311112

版权所有 © 2015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