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散打
适用专业:全院学生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学时:32
学分:2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为体育课程里一门特殊课程,是为学生体育终身体育锻炼提供一个有效途径。散打是武术动作在实战中的灵活运用,是两人依照一定的规则,以一定的武术技击动作为运动素材,进行徒手对搏的一项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敢打敢拼的精神、培养学生形成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培养学生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了解武术的内涵,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通过散打专项练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注重武德培养,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与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对散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32学时,总学分为2分。
三、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敢打敢拼的精神。
(2)培养学生形成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
(3)培养学生具备爱党、爱国、爱民族的精神品质。
2.能力目标
(1)掌握和运用散打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终身锻炼的有效手段。
(2)了解武术的内涵,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
(3)通过散打专项练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工作中具备敏捷的思路。
(3)以“武德”中的“德”字为学习目标,能让学生养成谦虚、向上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
学习项目 |
参考学时 |
1 |
散打运动理论知识 |
2 |
2 |
散打技术手型、步型和步法 |
10 |
3 |
拳法技术、腿法技术 |
10 |
4 |
摔法技术和攻防演练技术、考核 |
10 |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情境(项目)1 |
散打运动理论知识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了解散打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散打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
.讲述 .欣赏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对散打的想像力和认知力 |
.精通武术知识 .精通散打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2 |
散打技术手型、步型和步法 |
学时 |
10 |
学习目标 |
让学生掌握散打的准备动作和步法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散打抱架、前进步、后撤步 |
.集体动作练习,分组动作练习,教师讲解并示范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武术房 |
.具备一定身体基本姿态控制能力 |
.精通散打技能动作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3 |
拳法技术、腿法技术 |
学时 |
10 |
学习目标 |
让学生基本掌握握拳和鞭腿的技术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前手拳、后手拳、、前摆拳、下勾拳、低鞭腿、中鞭腿 |
.讲解与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动作的纠错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武术房 |
.具备一定的散打基本功能力 |
.精通散打动作专业术语,熟练正确的示范动作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4 |
摔法技术和攻防演练技术、考核 |
学时 |
10 |
学习目标 |
使学生掌握摔法技术和攻防技术体系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散打中的接腿摔、下压式接腿摔进行攻防演练 |
.讲解与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动作的纠错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武术房 |
.具备一定的散打基本功能力 |
.熟练散打组合动作,示范组合动作要清晰,肢体表达要准确。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选用适合本课程标准的学习材料和教材。散打技术要具有实用性,整套组合动作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教学方法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从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散打的认识与理解。其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先进性、普适性,使教材更贴近教学目标要求。散打的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的项目要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可操作性,肢体分解动作及整体动作展示练习须准确、流畅、科学。
(1)《体育与健康》,黄钢、苏巍、毛剑杨等著,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杜红燕;木兰拳价值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4期
(4)周伟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历史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7期
2.教学组织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幻灯、MV、录像或者课件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互动活跃的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3.课程考核与评价
散打基本功和打靶结合为评价模式,以课堂训练情况和打靶技术类为考查重点,以攻防演练和打靶的力度与组合的流畅度为考核标准,具体要求为:
学期考核: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素质30%+套路50%
(1)平时成绩(20%):考勤与学习态度课上表现(10%)+运动世界校园(10%)
(2)身体素质测试:12分钟耐力跑30%
(3)武术套路 50%
项目 评分 |
徒手动作 |
打靶 |
优秀(80分-100分) |
熟练正确完整动作,符合技术要求,动作清晰、力点明确、速度快、无多余动作,气势佳 |
动作规格,演练中劲力十足,爆发力强、力点准,两人协调配合、稳定,体现散打风格和特点 |
良好(60分-80分) |
较熟练完成动作,基本符合技术要求,力点较明确、速度较快,无多余动作、气势较好。 |
动作规格、演练中劲力充足,爆发力强,力点准,两人协调配合、稳定,较好的体现散打风格和特点 |
一般(50以下) |
动作不够连接,力度不足,速度慢,有多余动作 |
爆发力不够,力点不准,两人配合不够协调,不稳定 |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引导学生参与武术实践活动。
编写:杨斌
审核: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