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歌唱技巧与实践
适用专业:全院学生
开设学期:一学期
学时:32
学分:2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通过《歌唱技巧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十二字的精神与音乐教育的任务相结合,并在音乐课中充分体现出来,围绕基本任务的五个方面,展开本课的内容。使大学生的演唱水平、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完成对大学生美育的任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艺术选修课应充分发挥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把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该门课程的建议总学时为32学时,总学分为2分。
三、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引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歌唱技巧与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勇于参与音乐的基本能力;即音乐的表现力、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的创造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演唱技能。
3.继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歌唱的同时逐步了解祖国音乐文化的精髓,热爱民族音乐,激发爱国热情。
4.通过演唱各种风格歌曲,使同学们接触世界各历史时期、各文化背景的优秀音乐 作品,开阔音乐视野。
5.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
学习项目 |
参考学时 |
1 |
艺术导论 介绍作品: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曹雪芹的《红楼梦》。 |
4 |
2 |
引言 歌唱呼吸 作品:《阳光总在风雨后》 |
2 |
3 |
发声与共鸣 作品:《牵手》 |
2 |
4 |
歌唱吐字 作品:《我和你》 |
2 |
5 |
如何训练高音 作品:《贝加尔湖畔》 |
2 |
6 |
歌唱的情感表达 作品:《望月怀远》 |
2 |
7 |
歌唱基础训练 作品:《望月怀远》 |
2 |
8 |
歌唱中常见的弊病 作品《望月怀远》 |
2 |
9 |
美声、民族、通俗歌曲演唱风格赏析 作品:《祖国不会忘记》 |
2 |
10 |
流行歌曲演唱训练 |
8 |
11 |
总复习 |
2 |
12 |
考查 |
2 |
合计 |
|
32 |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情境(项目)1 |
艺术导论 |
学时 |
4 |
学习目标 |
掌握艺术基础理论,了解艺术规律,拓展艺术视野,提高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艺术的本质、特征、种类 ·艺术的起源、社会功用 .艺术的鉴赏 介绍作品: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曹雪芹的《红楼梦》。 |
.讲述 .欣赏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对艺术的想像力和感受力 |
.精通艺术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2 |
引言 歌唱呼吸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熟悉歌唱与呼吸之间的关系、了解歌唱二字的含义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呼吸的重要性; ·运用错误呼吸方法的危险; ·错误方法产生的不良现象; ·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基本训练. 作品:《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例 |
.欣赏 .练习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对艺术的感受力 |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3 |
发声与共鸣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发声器官与歌唱共鸣的关系;2.对歌唱共鸣的掌握;3.掌握立体声的歌唱共鸣位置。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发声概论; ·歌唱器官介绍; ·人体共鸣的位置; ·歌唱共鸣的运用; ·头声共鸣的重要性; ·歌唱共鸣的基本训练。 作品:《牵手》为例 |
.乐曲分析、欣赏 .练习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具备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 |
.精通音乐知识并具备一定演唱技巧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4 |
歌唱吐字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掌握歌唱吐字的特点、准确掌握打开喉咙的感觉、打哈欠与放松下巴。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区别于生活中的歌唱吐字 ·歌唱中的吐字归韵 ·怎样打开喉咙 ·放松下巴的重要性 ·歌唱吐字与打开喉咙的训练 作品:《我和你》为例 |
.乐曲分析、欣赏 .讨论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具备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 |
.精通声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5 |
如何训练高音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掌握高音的发声技巧;2.分析面罩唱法与关闭唱法;3.了解高音发声的校长过程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歌唱高音时气息与声带的运用 ·高音靠共鸣 ·面罩唱法与关闭唱法 ·高音的基本训练 作品:《贝加尔湖畔》为例 |
.音乐分析、欣赏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 |
.精通音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6 |
歌唱的情感表达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把握歌曲风格;2.对各种风格歌曲特点的区分;3.掌握歌曲风格及情感的表达。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个性的重要性 ·风格的把握 ·个人知识的积累 ·歌唱技巧的掌握 ·丰富的幻想力 ·歌曲欣赏 作品:《望月怀远》为例 |
.乐曲分析、欣赏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具备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 |
. 精通声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7 |
歌唱基础训练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歌唱各器官在发声时的协调;2.歌唱呼吸的控制;3.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要领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基础声音训练 ·结合歌曲进行声音训练 作品:《望月怀远》为例 |
.乐曲分析、欣赏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具备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 |
.精通声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8 |
歌唱中常见的弊病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了解不良的发声习惯2.识别各种不良发声的特点3.掌握具体的解决办法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不健康的歌唱状态 ·常见的不良歌唱弊病 ·解决歌唱弊病的方法 作品:《望月怀远》为例 |
.乐曲分析、欣赏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实训室 |
·具备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 |
.精通歌唱能力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9 |
美声、民族、通俗歌曲演唱风格赏析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真正了解三种唱法的风格,2.驾驭各种唱法的能力,3.细心了解各种演唱风格的精髓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关于美声唱法的表演风格 ·关于民族唱法的表演风格 ·关于通俗唱法的表演风格 作品:《祖国不会忘记》 |
.乐曲分析、欣赏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实训室 |
·具备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 |
. 精通声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10 |
流行歌曲演唱训练 |
学时 |
8 |
学习目标 |
1.了解流行歌曲的基本特点;2.基本掌握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3.对每首流行歌曲都要详细分析及倾听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流行歌曲演唱特征 ·流行歌曲演唱形式 ·流行歌曲演唱风格 ·流行歌曲演唱的话筒运用 作品演唱练习 |
.乐曲分析、欣赏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实训室 |
.具有歌唱能力 |
.精通声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11 |
总复习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根据本学期已学的知识进行走台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歌唱练习 ·作品欣赏 |
.指导歌唱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实训室 |
·歌唱能力 |
.精通声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学习情境(项目)12 |
考查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演唱一首歌曲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实践 |
.乐曲分析、欣赏 .识谱视唱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实训室 |
.了解歌唱的音色特点 |
.精通声乐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选用适合本课程标准的学习材料和教材。学习材料应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其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先进性、普适性,使教材更贴近教学目标要求。学习材料中的能力训练项目要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可操作性,文字及整体表达须精炼、准确、科学。
(1)教材选用:
1.《歌唱与欣赏》张克学 ,2005年
2.《周小燕声乐教学》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2000年
3.《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李晋玮 李晋瑗 主编 华乐出版社 2003年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幻灯、MV、录像或者课件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互动活跃的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3.课程考核与评价
力求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以课堂提问、集中考核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要进行过程考核,考察学生能力形成及技巧运用状况。具体要求为:
总评成绩=课堂成绩40%+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30%。
课堂成绩:考勤、课堂表现
平时成绩:实践
期末成绩:期末考核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制定:朱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