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代码:79207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开设学期:第一或二学期
学时:16
学分:1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面向本校所有专业高职学生所开设的必修课程。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重技能轻人文,以致于不少学生对传统的记忆日渐淡漠,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正是为培育我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创造设置的。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育资源、教育环节,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贯穿育人全过程,使在校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从而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注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以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和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目标,内容上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强调贴近学生生活。为了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特色和操作性教学特点,十分注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伦理观念等,采用课堂讨论辩论、教师示范演练、观赏优秀作品、学后感分享等训练方法,精心设计,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课程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既将华夏文化的精彩部分呈现给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坚实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优良的传统美德;既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又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培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力求在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产生积极的指引作用。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和我们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有助于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以便帮助他们掌握多种认识方法,这在影响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裨益;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
1.认知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的文化成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含义,领悟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根源、基本特征和主体精神,要求学生能比较准确地叙述和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3)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经验智慧,更加重视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高尚的人格。
2.能力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联系现实,深入思考,把学习的归宿点落实到开掘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上去,在生活中体会文化,在实践中延伸文化;
2)学于内而形于外,让学生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能把内在的文化素养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具有思维发散的能力,能用哲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及文字表达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敬畏之情,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2)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自信心和事业心;
3)具有积极持续的学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及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执行力;
4)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备调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思政目标
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持立德树人,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
教学单元 |
参考学时 |
1 |
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
2 |
2 |
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土壤(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 |
4 |
3 |
中国古代思想(哲学、宗教) |
6 |
4 |
中国地域文化(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 |
2 |
5 |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实践) |
2 |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情境1 |
“文化使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创新发展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l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l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l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课堂讲授和组织讨论(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你认为最能代表的中国文化元素?) |
设施设备要求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 |
多媒体教室,支持课件、音乐、视频播放 |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和判断 理性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上能够做出积极反馈 |
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 有课堂学习的组织驾驭能力 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 |
学习情境2 |
“穿越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土壤 |
学时 |
4 |
学习目标 |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2)了解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l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l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宗法制、君主专制) |
课堂讲授和组织讨论(姓氏家谱与宗法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设施设备要求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 |
多媒体教室,支持课件、音乐、视频播放 |
已了解的中国经济基础 对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正负面影响有正确的判断 对中国国情的基本了解 |
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 有课堂学习的组织驾驭能力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学习情境3 |
“思想巨人”: 中国古代思想(哲学与宗教) |
学时 |
6 |
学习目标 |
(1)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 (2)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l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待己、待人、待天;儒学内涵与道家智慧) l中国传统宗教(道教与佛教的中国化) |
课堂讲授和组织讨论(儒释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设施设备要求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 |
多媒体教室,课件、视频播放 |
了解中国古代宗教的基本常识 初浅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熟知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 熟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学习情境4 |
“精神家园”: 中国地域文化(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1)了解浙江文化的发展历程,掌握浙江文化的主要特点及人文精神(诗路文化) (2)探讨当下浙江地域产生的典型文化现象,形成对家乡文化的探索与自信感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l浙江文化的发展与特色 l浙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创新 |
学生演讲、课堂讲授 |
设施设备要求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 |
多媒体教室,课件、视频播放 |
基本了解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交流与融合 了解浙江文化的多元性及基本精神 |
熟知浙江文化的主要特色及人文精神 熟知地域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
学习情境5 |
“文艺青年”: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实践) |
学时 |
2 |
学习目标 |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修养,创新思维模式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l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智慧浓缩而成的经典案例与故事(演讲、竞赛等形式) |
参与竞赛,用故事演绎、知识抢答、导师解答、传统文化表演、朗诵、诗文解读等多元化方式,普及中华传统故事与经典文化。 |
设施设备要求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 |
多媒体教室,报告厅或会场 |
系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经典故事、诗词等 |
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 组织与协调能力 会场的把控能力 |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1)教材选用
《新编中国传统文化》,张芹玲主编。“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
(2)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立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中国文化史》,柳诒徵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人类的视野》,李亦园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
《中国民族史》,吕思勉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1月。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中国大历史》, 黄宇仁著,中华书局,1997年。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林耀华著, 庄孔韶、林宗成译,三联书店,1989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修订本), 费孝通等,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道教史》,许地山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浙江卷),袁行霈、陈进玉主编,中华书局,2014年6月。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钟叔河著,中华书局,2000年。
《发现藏经洞》,斯坦因著,姜波、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09月。
《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7月。
《哈佛中国史》(多卷本),中信出版社,2016年1月。
《诗话浙江》(《文化浙江》完整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段治文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2.教学组织与设计
本课程从社会生活实践的具体需要出发,去掀开传统文化的一角,不求内容上“高、大、全”,力避空洞的政治性说教,尽量客观地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正能量引导和影响当代大学生。同时本课程不囿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根据当今社会的现实和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文化实践活动内容上精心设计,力求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进行思考和再认识,用文化的视角去与社会现实问题对话,使青年学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可以仅凭文字叙述就能传达出中国文化的内涵,而有些非物质文化形态,仅凭文字表述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本课程将采用讲授为主,主题讨论、课程讲座、参观、考察、调查、竞赛和采风活动等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活”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能力。
3.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教学成果评价坚持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考核的着眼点主要在: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综合素质。
过程考核:一是评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二是评价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现实问题,实践参与情况,如演讲、朗诵、竞赛等;三是评价学生的课堂任务的实施过程是否顺利有效,作业的完成情况。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文明素养、自主学习活动参与情况、课堂表现、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期末考核:期末考核评价主要采用开卷考或小论文形式,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及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学生的学期总成绩组成:过程考核70%,期末考核30%。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出勤率和课堂表现20%、作业成绩40%、实践成绩10%。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1)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利用现有条件,开发满足需要的教学软件,包括教学课件、相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电子资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影音资料等。
(2)完善超星学习通教学资源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利用周边实践基地,如良渚博物院、运河文化博物馆等资源,邀请有关专家指导、讲座等,指导学生实践。
编写人:高渊峰